近年来,国潮消费持续升温,传统服饰“汉服”得以破圈生长,在年轻人群体中收获了不少拥趸。不只在旅游景点,现在在城市街头、通勤路上,往往也能遇见汉服的身影。
艾媒咨询《2022-2023年中国汉服产业现状及消费行为数据研究报告》显示,2022年汉服市场规模预计达125.4亿元,2025年有望达到191.1亿元,同比增长13.2%,未来仍有较大的上行空间。年轻人为何如此钟爱汉服?近日,南都记者对话了多名汉服爱好者,听他们讲述汉服热背后的故事。
汉服爱好者:看古装电视剧迷上汉服
赵易很小就迷上了汉服。她说,小时候看古装电视剧,主人公们走起路来衣袂翩跹、仙气飘飘,自打那时候她就梦想自己也能一袭长衫,拥有剧中人物的气度。她有样学样,时常趁爸妈不在家时,披上一张大红的床单,假装自己是一名行走江湖的女侠。
2018年高中成人礼上,赵易的梦想成真,穿上了自己的第一套汉服。至今,她仍记得这件汉服的样子。“白色内衬和红色广袖,上有仙鹤图案的刺绣,袖口有红色系带,下裙是正红色。可能那两年就是比较流行红色广袖加仙鹤图案吧。”
作为汉服爱好者,陈锦萍有着与赵易几乎同样的经历——都是从古装剧迷上汉服,都是身着汉服度过自己的成人礼。“那套汉服里面是一件纯白色的里衣,是比较廉价的布料,外面的上衣是一个红色的广袖,印着常见的仙鹤图案,布料是比较廉价的丝。下裙米黄色偏橙,有褶,外层是一层纱。”陈锦萍细数自己拥有的第一套汉服的各处细节。
陈锦萍在茶博会学习古代如何点茶。受访者供图
两人的汉服均来自网购。彼时,汉服市场初兴,质量参差不齐,大部分汉服爱好者都有过“踩坑”的经历。“里衣的布料不透气,容易闷出汗,下裙不是正常的穿孔一片式,而是通过裙头左右两边系带固定,裙褶水洗过一次就散了。”对于自己的第一套汉服,陈锦萍还是略有遗憾,认为自己“踩坑”了。赵易也表示,自己的第一套汉服同样出现了这些问题,下裙脱色严重,上衣缩水,“成人礼之后我就没再穿了,作为纪念挂在衣柜里。”
不只是收藏品,有人穿着汉服去上班
如今,汉服这一传统服饰历经千年沉淀后,焕发出了新活力。近年来,随着喜爱汉服的人越来越多,汉服文化逐步与流行元素结合,开始走向人们的日常。有汉服爱好者将曳地而行的下裙改短裙长,同时使用现代元素的花纹使之更加适合于日常穿着,其中以宋制汉服为基础的改良日常化汉服获得年轻人的喜爱。在城市街头,在通勤路上,都能见到这类日常化汉服的身影。
赵易就偏爱日常款式的汉服,对她来说,汉服不只是挂在衣柜里的收藏品,而是能穿着上班的日常便服。“也尝试过复原款式的汉服,但是那样需要做配套的发型和妆造,一套下来时间太长了,上学上班也没那么多时间,日常款的话,盘个头发或者披着头发也都可以,大气方便。”
赵易有一套自己的汉服日常穿搭,夏天时明制圆领衫配普通的半身裙,有时是简单的白衬衫配宋制三裥裙或明制马面裙,既凉爽又让人眼前一亮,并且也不突兀。
赵易的朋友冯悦洋也是个汉服爱好者,她们也会交谈彼此的穿搭心得。冯悦洋也为她提供了不少穿搭好点子,例如夏季主腰单穿配牛仔裤,秋季晋制曲领外搭风衣。“这些都是很时尚的,也很方便。”
但作为汉服爱好者,冯悦洋更喜欢复原款式的汉服,挑选汉服时,更看重形制。而在众多汉服形制中,冯悦洋钟爱琵琶袖短袄。“琵琶袖多见于明制汉服,大袖小口,形似琵琶,因此命名为琵琶袖。琵琶袖是从宋制大袖演变过来的,而宋大袖又是传承自唐大袖。”
冯悦洋穿着与母亲一起制作的汉服出门游玩。受访者供图
高端汉服价格不菲,有人动手diy
南都记者了解到,目前汉服市场上,低端类型虽然价格便宜,但质量参差不齐。而高端汉服虽精美讲究,却价格不菲,动辄数万元的价钱让一些汉服爱好者望而却步。因此,一些发烧友开始自己动手diy汉服,对他们来说,手作汉服才是既实惠又好看的首选。
“我既想要好看的花纹,又想要好看舒适的汉服,还想要形制对的复原款,这样的成品非常昂贵,我买不起,所以就决定自己制作汉服。”冯悦洋说起自己diy的经历,笑了笑。冯悦洋喜欢绘画,也学习过水墨画,为了学习制作汉服,她时常去参观博物馆中出土的文物,阅读与中国传统服饰相关的书籍,然后自己设计——确定形制,画好花纹,搭配色彩,挑选合适的布料,最后把布料排好版,让曾经做过裁缝的妈妈帮忙裁剪,自己在一旁指导。她会在周末和节假日穿着和母亲一起制作的汉服出门游玩拍照,朋友圈和微博中也时常晒出母亲亲手制作的汉服。
冯悦洋手作汉服平铺图。受访者供图
2018年的公司年会上,冯悦洋第一次穿汉服,内心无比忐忑。“汉服在当时还不是很流行,把汉服穿出去是一件需要很大勇气的事。”但慢慢地,她也发现,随着曝光度的增加,穿着汉服出外还是能收到不少称赞。“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汉服,这些都是文化自信提升的表现。”冯悦洋表示。
陈锦萍也对汉服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充满期待,“看得出物美价廉的趋势,再加上喜爱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多,未来喜欢汉服的人也会越来越多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