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一生的凝视:摄影大师简·鲍恩精选集》[英]简·鲍恩摄,[英]卢克·多德编,钱卫译
不得不承认,对于简·鲍恩,笔者此前知之甚少。初步检索的结果,也只是得到了一些显而易见的标签——“英国的布列松”“一流的肖像摄影家”“英国摄影大师”“执着的简”……
这些标签提纲挈领地展现了简的摄影风格,却也限制了人们对这位杰出摄影家的进一步理解。
直到翻开*近由“后浪”引进出版的画册《一生的凝视:摄影大师简·鲍恩精选集》,笔者才真正对她的摄影人生有了一个全景式的深入阅读。
“艺术家为和平”示威活动,伦敦,1971年
正在野餐的男邮递员和女邮递员,1966年
诗人、艺术家让·科克托,巴黎,1950年
简·鲍恩,1925年3月出生于英国赫里福德郡的伊斯特诺,“二战”时期参加了英国皇家女子服务队。这项工作让她获得了一笔教育补助金,得以在1945年退役后进入吉尔福德艺术学院,跟随艾弗·托马斯学习摄影。
此后,简以拍摄儿童肖像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,并很快得到《观察家报》图片编辑梅希特希尔德·纳维亚斯基的赏识。1949年1月,简得到第一份拍摄任务——为哲学家伯特兰·罗素拍摄一张肖像,从此正式成为《观察家报》的常驻摄影师,并一直为这家报纸工作近60载。
对于长寿的简来说,摄影是她整个人生中唯一的事业,直到2014年——简去世的前几个月,她还坚持为自己的采访搭档安德鲁·比伦的两个女儿拍摄照片,而这也成为了简·鲍恩***的作品。
哲学家伯特兰·罗素,1949年
安德鲁·比伦的两个女儿——艾比·比伦与奥尔拉·比伦,2014年
纵览这本画册,简的好友、编者卢克·多德将简60多年来的摄影作品以十年时间为一个章节,进行了分段式的整理与汇总。
20世纪50年代——由禄来福来相机拍下的“大多规矩而克制”的肖像;
20世纪60年代——开始用35毫米相机拍下充满“自然与活力”的照片并初步尝试并不那么喜欢的彩色摄影;
20世纪70年代——形成浅景深特写式的“标志性肖像风格”并持续关注社会日常中“被忽视的人或事”;
20世纪80年代——作为资历深厚的摄影师却依然“一视同仁”的面对每位被摄对象;
20世纪90年代——配合《观察家报》新推出的大开本杂志名人访谈栏目而拍摄的“许多代表性肖像作品”;
21世纪——身体“日渐虚弱”和名流文化的改变使拍摄量锐减。
踢踏舞女孩,布汉伍德,1962年
候车人,20世纪70年代末
滨海绍森德,1954年
依照时间顺序将摄影作品进行归纳是一种简单、直接、易于理解的处理方式,但是,对于简的摄影来说,仍有某种东西超越了时间与空间,自始至终游荡在一张又一张的画面之中。
假如以直截了当、不假思索的方式表述这种感觉,或许可以写出以下这些词语:背影、侧面、失神、停顿、自在、无人察觉、谦逊、归于寂静……
试图总结一下的话,笔者认为:简·鲍恩*出色的作品,恰恰显影在每一个未被任何人察觉的时刻。
在阿斯科特看报纸的绅士、将花环系在洗礼盆上的女人、在披头士乐队的演出后台、在班普顿的小型马博览会上、伦敦街头和平示威的艺术家、莫蒂默街上的失业人群……
阿斯科特,1956年
系花环的女人,1961年
披头士乐队在后台休息,伦敦东汉姆,1963年
作为一个身高只有152厘米的女性摄影师,简似乎天生就具备这样一种能力——无论身处多么复杂的场面,都能在极近的距离(物理或精神距离),冷静、克制并悄无声息地抓取自己想要的画面,然后默默离开。
简·鲍恩认为:“摄影师既不该被看见,也不该被听见。”而毫无疑问的是,她也始终在自己的摄影生涯中,践行着这个准则。即使在工作中,不可避免地要单枪匹马面对一个个蜚声国际的社会名流——玛格丽特·撒切尔、约翰·列侬、查理·卓别林、穆哈穆德·阿里、大卫·霍克尼……
简也总能在短暂的采访瞬间,成功捕捉到那个被摄者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时刻。